農機加持, 搬家一般多少錢,英德坪山村打開黑米扶貧新路 通訊員供圖
廣東著力啃下最后的“硬骨頭”,確保不變脫貧、防止返貧
廣州螞蟻搬遷 公司記者 董柳
一支船隊航行的速度,不取決于最快的那艘,而受制于最慢的那艘。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陪同2020年鐘聲的敲響,中華民族已邁入歷史的交匯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說:“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能否打好打贏脫貧攻堅硬仗,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質量。
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廣東脫貧攻堅上班不單 不能 掉隊,還要走在前列。據了解,2019年,廣東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省內戰場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省外——東西部扶貧協作戰場則實現幫扶力度、幫扶領域、幫扶實效的突破性進展。
脫貧攻堅“兩個戰場”取得決定性進展
小康社會歷經千年期待,早已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內心深處。
無論是《詩經》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禮記》中對“小康”“大同”的憧憬,還是明成祖朱棣“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的政治愿望,抑或是太平天國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社會理想 ……千百年來,追求生活穩固、殷實、富足是中國人民的夙愿。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翻天覆地的轉變 ,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服衡不充分仍是基本省情和短板。
近年來,廣東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只爭旦夕 的緊迫感,聚焦全面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印發《廣東省東西部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協同作戰,經過不懈努力,2019年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決定性進展。
省扶貧辦負責人體現,廣東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總攻目標和現行尺度,聚焦重點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閑 突出問題,聚焦不變脫貧和防止返貧,強化精準施策,創新幫扶舉措,深化改革探索,取得省內省外兩個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在省內戰場,預計2019年全省有勞動手段相對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60元,累計近160萬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0%以上的相對貧困村達到出列尺度,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戰場,2019年廣東共向桂、川、黔、滇四省區提供財務 援助資金50.93億元、社會幫扶資金達31.47億元(含捐物折款2.62億元),選派351名黨政干部、4278名專業技術人才到被幫扶地區開展上班;轉移13.6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廣東省就業,協助24.9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就近就地就業;87個縣(市、區、鎮)與93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共有1696家企業與被幫扶地區1823個貧困村結對;引導企業到扶貧協作地區投資企業數491個,實際投資額212.01億元,共帶動貧困人口116.49萬,實現幫扶力度、幫扶領域、幫扶實效的突破性進展。
“粵陜好年貨飛進千萬家”活動現場,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馮紅云直播推介連山優質農產品 許悅 攝
扶貧干部俯下身子開動腦子幫老鄉“帶貨”
從田間地頭到庶民 心頭,扶貧干部俯下身子、開動腦子,為貧困群眾謀出路、謀幸福,聚力打響、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2019年3月25日,春分剛過,湛江市遂溪縣副縣長闞生波就亮相 電商直播,推介粵桂(遂溪·融安)扶貧協作產品 “金桔膏”等商品。
這次直播在廣州舉行,主辦方為廣東省農村電子商務協會。協會邀請廣東省各地鄉村特色扶貧產品 “上線”,通過網絡直播、電視錄播,集宣傳銷售于一體,大力鞭策廣東消費扶貧。
闞生波在直播中介紹了“國際長命 養生基地”遂溪的長命 奇不雅觀 觀,這里有198位百歲老人 ,各處都是富硒土壤國內罕見。遂溪扶貧協作方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安縣,當地 特產“融安金桔”國內知名。遂溪企業廣東逢春藥業為拉動融安的金桔家產 ,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開發出一款化痰止咳潤肺的“福東海金桔膏”,在淘寶熱銷4萬瓶,每售出一瓶就捐獻1元扶貧基金,不單扶持了果農,還直接助力當地 扶貧事業。當天上架直播的遂溪特產還有逢春藥業扶貧系列產品 “桑葚膏”“黑芝麻丸”等,也十分走俏。
闞生波直播的1個多小時內,所有上架產品 均被搶購一空。
這只是一個縮影,折射出全省扶貧干部投入脫貧攻堅上班的用心、用力、用情。
2016年至2019年12月,廣東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組織17268個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駐村干部近6.5萬名,投入各級各類幫扶資金1000多億元,發展特色家產 幫扶項目3.6萬個,鞭策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斑斕鄉村風景如畫 陳秋明 攝
著力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歷史車輪駛入2020年,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至關重要。
脫貧攻堅,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心里最為牽掛的一件大事。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服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處理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法子 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要堅持辯證思維,轉變不雅觀 觀念,努力把短板釀成“潛力板”;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 少,脫貧致富一個不能 落下。
牢記殷殷囑托,廣東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決戰決勝脫貧就在今朝!
省扶貧辦負責人體現,2020年,廣東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著力啃下最后的“硬骨頭”,通過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的方式,確保不變脫貧、防止返貧;要轉向研究建立處理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尤其要重點研究如何將處理相對貧困的脫貧攻堅任務與鄉村振興政策相銜接。“廣東早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了。我們提出的2277條省定貧困村建設便是 探索如何從相對貧困村邁向鄉村振興示范村,2020年要著力研究整體政策和制度的有效銜接。”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四不摘”(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實現“兩個不轉移”(專項資金不轉移、扶貧隊伍不轉移),也要重點研究如何將扶貧專項資金轉化為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扶貧人才隊伍轉移到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由處理相對貧困轉向實現相對振興。目前,廣東正研究人才下鄉政策及社會激勵機制。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據介紹,廣東將提前放置 統籌年度考核和貧困退出評估上班, 搬家價格,對達標退出的貧困戶和貧困村,加強評估驗收和專項調查,將貧困退出結果及時向社會公示公開,確保穩妥有序退出。
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鋒號已經吹響。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廣東干部群眾將繼續以“功成沒必要 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肯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成績 單”。
數據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GDP